自主选拔在线

登录 | 注册

海淀六小强陆续启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大中小联合培养渐成趋势

2025-10-10 16:49|编辑: 郭老师|阅读: 8

摘要

开学短短一个月,清华附中、首师附中、北大附中等名校陆续启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六小强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成为教育新风向。它们如此密集出招儿,释放出哪些教育信号?又带给家长哪些教育启示?

开学仅短短一个月,清华附中、首师附中、北大附中等知名学府便接踵启动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这些顶尖学校的每一步举措,都有可能成为教育领域的新风向标。它们如此高频次地出台举措,究竟释放了哪些教育信号?又给予家长们哪些教育启示呢?

💯免费福利

①《初高中强基综评名校升学培养规划指南》免费领取:

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61756246785399361

②清北等高校10大少年班项目报考指南

https://www.zizzs.com/form?xyppid=559584377386833992

  开学以来,部分六小强接连出手:

  十一学校“科学创新人才基础培养项目”计划招收不超过150人,提供基础通识、分类、个性化、可选择的课程,作为学生校内学习的有益补充。

  首师大附中“数学+人工智能” 科学营9月13日正式开营,培养兼具深厚数学素养与前沿人工智能应用能力的未来领军人才。据热心家长分享,该营总人数约50人。

  北大附中的物理卓越营9月13日开课。该营主要面向集团校内新六年级、新七年级招收约200人。据热心家长反馈,开营第一课数学讲解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物理涉及电磁学内容,信息学课则让学生自由发挥设计小程序。

  清华附中人工智能实验班9月6日迎来第三届学生。该班面向全区新初一学生,规模180人,3年贯通培养。核心课程涵盖数学思维、计算思维、程序设计、AI实验、数学建模等8门。今年5月,首届人工智能实验班的学生毕业,55项课题成果、16 篇优秀论文惊艳亮相。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同期,人大附中和101中也启动了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今年两校的最新动向,京城教育圈将会持续关注。

  人大附中去年9月下旬启动了“科学创新人才基础培养项目”,面向人大附中暨人大附中联合总校的各成员校初二年级学生,每期学生人数严格控制在 200人以内。

  一零一中学去年10月6日-7日举办人工智能大模型科技英才研训营活动,面向全国6-12年级学生,提供专家讲座和基于腾讯混元国产AI大模型的专项实训。

  值得一提的是,海淀共有24所“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这意味着,每一所学校都可能推出自己的特色培养项目。

  释放两个教育信号:

  ①中小联合培养渐成趋势,对北京孩子是重大利好。当小初衔接、初高贯通、大中协同的一体化培养成为教改风向,高校资源下沉到中学课堂,这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云集的北京,无疑是超级利好。

  不仅如此,六小强的合作高校,几乎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清华附中的人工智能实验班与清华大学合作,北大附中的物理营由北大物院教授授课,首师大附中的数学+AI营则携手首都师范大学,而数学正是首师大的双一流学科,实力稳居全国顶尖行列。

  ②瞄准黄金赛道,为孩子的核心竞争力铺路。国家和高校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中学就布局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顶尖学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越来越聚焦于前沿科技与基础学科的深度融合。清华附中深耕AI领域,北大附中选择物理方向,十一学校夯实基础学科。还有首师大附中,去年聚焦生命科学,今年转向数学+AI方向。

  或许你会觉得,基础学科与前沿科技关系不大。但有趣的是,被誉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的图灵奖得主中,有三分之一来自数学专业。在某种程度上,基础学科就像一把万能钥匙,能打开很多扇门。反之,没有扎实的数理基础,未来向前沿领域顶峰冲锋可能会异常艰难。中学阶段把基础学科的底子打牢,也是为日后的厚积薄发储备势能。就像原地起跳,只有蹲得足够深,才能跃得足够高。

  这些举措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机会,也预示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给各位家长的启示

众多学校推出的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纷纷面向集团校或本区招生。诸如0.5+3、1+3、特长生等多元升学途径,愈发倾向于集团内部选拔。这标志着集团化办学步入资源深度整合、小初高贯通培养的新阶段。

  这种贯通培养模式,打破了学段之间的壁垒,使学校能够从更高维度整合知识体系,让孩子的学习更加系统连贯,成长更为持续稳固。因此,对于小升初的家长而言,未来选择教育集团的重要性,或许将超越单纯挑选学校。

  对于有天赋的孩子,家长需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尽早发掘他们的潜力,并加以培育和引导。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先生也曾强调,尖端科学研究依赖一流的本科生,而一流的本科生源于一流的中学生。因此,优秀学生的家长应尽早进行布局,鼓励孩子尽早参与相关项目,融入产业实践,触摸科技前沿。

  放眼北京,创新人才培养的通道可谓丰富多彩: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强基计划、雏鹰计划、英才计划、领军计划以及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等;而面向教育集团的,则有丘成桐少年班和各种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可以预见,未来还会涌现更多创新人才的“特殊通道”,天赋异禀的孩子将更容易脱颖而出。

  然而,需要提醒的是,参与这些项目的前提必须是孩子学有余力。大部分项目安排在周末和寒暑假进行,因此更适合那些能够轻松应对课内学业,同时渴望探索更深层次知识的孩子。

  对于普通孩子来说,尽量靠近AI领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在未来二十年,AI无疑是明确的风口,北京正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机器人创新高地,志在成为全球机器人应用的标杆城市。因此,让孩子尽早接触AI,进入这条充满前景的赛道至关重要。

  AI如同正在上升的扶梯,先让孩子站稳脚跟,确保他们处于上升趋势,再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在扶梯上加速前进。具体而言,天资聪颖的孩子可以偏向底层开发,攻克尖端问题;而普通孩子则可以聚焦于AI的应用,学会利用这个超级工具,提升自身能力。

  在AI时代,社会不仅需要技术人员设计芯片、开发模型,还会催生大量需要复合能力的新岗位,如AI审计师、AI伦理师、AI整合师等。复合型人才在未来必将备受青睐!而AI与个人特长的结合,将成为普通孩子的重要核心竞争力。

  靠近AI的第一步,依然是夯实课内基础。家长应督促孩子上好校内的AI通识课,培养基本的AI素养,包括熟练使用各种AI工具,学会向AI提问,警惕AI幻觉,具备信息分辨和筛选的能力。

  让我们共同期待,孩子们在未来的教育旅程中,能够借助这些宝贵的资源和机会,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由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zizzsw)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2025拔尖创新人才海淀区拔尖创新培养海淀拔尖贯通培养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拔尖创新人才班遴选方案出炉,班额40人2025-02-20

全国政协委员王长平: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2025-02-22

绵阳中学2025年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遴选方案出炉2025-02-24

北京人大附中实验班、早培班一览!2025-02-24

北京明诚学校“科学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第四期活动通知发布2025-03-04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