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工智能成为驱动时代变革的核心力量,当青少年科技素养培育成为国家创新发展的基石,一场联结顶尖科研院所与学校的育人实践,于近日正式启幕——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 “空天院”)与建华实验学校携手,共同举办 “1+3” 培养实验项目人工智能课程第一课。院方专家学者与建华实验学校师生齐聚一堂,以科技为桥、以梦想为引,为新时代青少年开启科学探索的全新篇章。
活动回顾
致欢迎辞:
共筑科技育人新平台
空天院党委委员 教育处处长卢葱葱老师
活动伊始,空天院党委委员、教育处处长卢葱葱老师以热忱饱满的欢迎辞开启全场,向参与 “1+3” 培养实验项目的建华实验学校师生致以诚挚问候,祝贺同学们步入这一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重要平台;同时立足时代大势,深刻阐释人工智能的战略价值——作为引领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它既是现代国防建设的关键支撑,更已纳入国家中小学基础教育重点内容,成为培育青少年创新思维的重要载体。
为助力学子近距离触摸科技前沿,空天院与建华实验学校历经半年多联合研发,打造智能驾驶、医疗传感设备两门人工智能特色课程,并联合专业单位搭建高标准科技教学场地、配备先进实验设施,既紧跟技术潮流、贴合青少年认知规律,也为科学实践提供优质保障,期待同学们在探索中找准兴趣、涵养科学精神,为投身科学事业筑牢根基。
课程解读
解锁人工智能创新育人新路径
作为空天院与建华实验学校深度协同育人的核心成果,两门人工智能特色课程的亮相,不仅彰显了校院联合研发的专业实力,更以“前沿性、实践性、社会性” 为核心,为青少年搭建起从知识认知到能力转化的创新培养桥梁。
微波成像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张柘研究员率先向同学们介绍了AI 智能驾驶课程。
微波成像全国重点实验室 张柘研究员
该课程让学子从智能驾驶原理认知逐步深入到系统开发实践。
专属实验场地与高性能智能小车的硬件支撑,以及高学历的多元教学团队,既保障了实践教学的专业性,更助力学子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智能驾驶核心技术,培养跨学科融合应用能力。
随后,传感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方震研究员向同学们介绍了AI 医疗特色课程。
传感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方震研究员
该课程以 “问题导向、跨界融合” 为亮点,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学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一戎领衔的优质教学团队聚焦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这一社会关切。课程打破了物理、生物、信息技术的学科壁垒,引导学子从传感器原理学习到健康监测设备制作,再到智能管理系统开发,在解决实际健康问题的过程中,既提升工程设计思维,更厚植社会责任意识。
仪式启幕
校院同心共赴科技之约
启动仪式上,学生代表、教师代表与校院领导共同按下启动键。
这一时刻,不仅是课程的开端,更是校院携手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里程碑,承载着对青少年科技成长的殷切期望,更彰显双方为国家培育科技后备力量的责任担当。
学子心声
以科技之力绘就成长蓝图
1+3培养实验项目学生代表 刘伊晨
“在空天院的课堂上,我们不仅能学习 AI 智能驾驶与医疗电子课程,还能倾听吴一戎院士的讲座,这是何其珍贵的机遇!”学生代表刘伊晨的发言,道出全体学子的心声。她动情分享对两门课程的理解:AI 智能驾驶融合计算机视觉、强化学习算法等多学科知识,展现科技协同的魅力;智能医疗关乎生命健康,从体征监测到影像分析,不断拓展医疗服务的边界。提及吴一戎院士,她满怀敬佩 —— 院士在微波成像领域的卓越成就,以及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的科研路径,让学子深刻领悟 “科技创新需脚踏实地” 的道理。
面对未来的学习挑战,刘伊晨坦言,算法困惑、设备调试失败或许会成为常态,但正是这些考验,才能锤炼科研素养与坚毅品格。她代表学子立下志向:将筑牢基础学科根基,保持对前沿技术的敏锐感知,尊重基础研究,掌握核心技能,在科技探索中实现自我成长。
校长寄语
以科学报国书写青春华章
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校长 左鹏
左鹏校长在讲话中,首先向以优异成绩考入 “1+3” 实验班的学子表示祝贺。他指出,本次人工智能课程的开设,是空天院与建华实验学校深度合作的重要成果——科学家量身研发课程,吴一戎院士亲授第一课,每一份资源都凝聚着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重视。
“人工智能不仅是技术,更是未来的生存方式与思维模式。” 左校长对学子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大家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积极参与选修课程,在探索人工智能奥秘的过程中,不仅要 “拥抱 AI”,更要学会 “超越 AI”;既要掌握技术技能,更要涵养科学精神、家国情怀,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以科学报国的志向,在新时代的科技浪潮中书写青春华章!
院士讲座
洞见科技未来,点亮创新思维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学术院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一戎
活动最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学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一戎带来精彩讲座。吴院士畅想脑机接口的未来图景,深入浅出讲解人脑神经元原理与当前技术进展,让学子直观感受科技改善人类生活的潜力;在解读 “科学、技术与创新” 时,他清晰区分三者概念,强调创新的核心是 “创造价值”,鼓励学子既要仰望星空探索真理,也要脚踏实地推动技术落地,成长为兼具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栋梁。
此次 “1+3” 培养实验项目人工智能课程第一课,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一次梦想的启航。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与建华实验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深化校院合作,为学子搭建更多接触前沿科技、对话顶尖专家的平台,助力青少年在科技报国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为国家培育更多具备创新思维与家国情怀的未来科技人才!
温馨提示:
🚀欢迎加入“2026初中升学交流群”,群内不定期的推送相关的升学资讯以及专题讲座,另外还有一对一的线上答疑,扫一扫,立即加入,开启你的升学成功之旅吧!
↓↓↓↓↓↓↓↓
如加群失败,可加妮妮老师微信(微信号:13311095027),备注高考年份-姓名-选科等,统一邀请进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