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2024年第二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名单公布,共8所学校入选,截至目前海淀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总数达到24所,接下来跟随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一起来看看是哪些学校吧!
海淀区入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汇总
海淀区2024年中学教学工作会召开,海淀区第二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名单正式出炉,共有8所学校入选,分别是北京市育英学校、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北京十一晋元中学、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北京市上地实验学校。
新入选的8所学校各具看点,培养方向涉及数理、化学、美术、人工智能及科技等多个领域。其中既有海淀名校集团成员校,也有市级优质校和学科竞赛黑马校。
目前海淀区共有24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涉及海淀中部、东部、南部、西部、北部等多个区域,囊括名校、名校集团成员校、老牌区重点、市级优质校、快速崛起或特色鲜明的学校等。
温馨提示:
🚀亲爱的同学们、家长们,欢迎加入“2026初中升学交流群”!
这里提供各科知识点精讲资料,第一时间更新最新升学资讯。更有专业老师在线答疑,助你高效学习,科学规划升学之路。
立即扫码加入,开启你的升学成功之旅吧!
↓↓↓↓↓↓↓↓
如加群失败,可加妮妮老师微信(微信号:13311095027),统一邀请进群
海淀区各基地校特色
1.北京市育英学校
以数学为核心,理化生和信息学为两翼,一体化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遵循个性化成长,通过课程实现学生科普 - 科趣 - 科研认知实践进阶,强调跨学科学习和协同创新。
2.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
在育人目标统领下,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融入整体改革,为数理科技领域学生提供初高中贯通培养课程和模式,成立 “昆玉数理科技班”,培养全面而个性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3.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
以 “化学创课学习特色课程” 为依托,聚焦材料化学领域人才培养,通过与高校合作课程,为学生打下化学基础,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科研能力。
4.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能力等的科技创新型人才,通过分层课程体系实现阶梯式培养,满足学生和国家需求。
5.北京市第十九中学
依靠中学电脑美术社团构建培养模式,建立不同层级基础、专业和拓展课程,全面培养学生美术素养,在初一、高一开设相关课程。
6.北京十一晋元中学
通过构建课程体系,致力于培养 “拔尖创新人才” 的综合素质、专业特长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专业热爱和探索精神以及创新精神。
7.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聚焦科技和数理领域,数理领域提供高端课程等,科技创新通过科创项目等培养学生能力,以赛促学。
8.北京市上地实验学校
培养方向集中在信息技术等方面,探索 “教育、科技、人才” 三位一体育人模式,构建小初高贯通体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