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功上岸清北等985高校的强基计划,2026届及低年级的同学们需要早做规划。以下是几步关键策略,供大家参考!
福利资料
为大家特别整理了《新高三强基计划培养规划指南》,帮助低年级考生了解强基政策,做好升学规划!大家可以扫码领取一份,强基计划已经实行6年,每年有近百万人次报考,已经成为清北等名校升学的重要通道!不仅能够帮助中分段考生冲高,还能为高分段考生保底,同时不与其它批次录取冲突,相当于给了考生多一次上岸名校的机会!建议低年级家长提早规划布局,为孩子做好策略准备!
什么是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是国家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基础学科研究而推出的特殊招生计划,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目前试点高校包括清华、北大等39所985大学,主要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及其它交叉学科、热门专业上进行招生。
强基计划上岸“五步走”
1、提前了解强基政策,明确是否适合强基?
强基计划并非临时起意就能成功。理想情况下,应从高中低年级甚至初中阶段就开始准备。
建议低年级考生做好以下三步:
了解强基计划政策:深入研究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清楚选拔标准、专业设置、入围规则、校测考核、培养模式等等
学科定位:根据自身兴趣和优势,确定报考的基科方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等)
长期积累:建立学科优势,参加相关竞赛、科研活动
2、除竞赛成绩外,学业成绩才是基础
强基计划录取成绩由85%的高考成绩+15%的校测成绩组成,因此高考成绩同样重要甚至更为基础。除此之外,在强基的报考过程中历次大考成绩也是高校老师关注的重点,因此建议低年级考生:
保持优异的高中成绩:特别是相关学科的成绩要出类拔萃
重视高考成绩:重视历次大考(期中、期末、学业水平考试等)
不偏科:全面发展,避免出现明显短板,在高考分数上拉分
3、参加竞赛及相关活动,提升竞争力
强基计划的招生对象主要分为2类,一类是综合成绩优秀;二类是基础学科拔尖。因此,除了课业成绩,还需要通过其他途径证明自己在基础学科上的潜力和特长。
建议2026届及低年级考生可以:
参加学科竞赛:获得奥赛奖项是强有力的加分项
参与科研项目:尝试小课题研究,形成研究报告或论文
广泛阅读:深入阅读学科相关书籍,形成自己的见解
4、校测定成败,提早进行校测准备
强基计划为39所985高校,院校层次比较高,在高考成绩上拉不开很大差距,按照往年经验来看,能够拉开差距的往往在校测。
①从校测考核模式上看,一般考核笔试+面试+体测;还有15校仅考校测面试;
②从考核时间上来看,复旦、上交、浙大、南大等12校在高考后出分前进行校测,其余27校均在高考出分后进行校测;
③从考核内容上来看:理科一般为数学、物理、化学,文科一般为语文、历史、哲学,考核难度会达到竞赛难度,面试考察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社会热点等方面。
强基校测不能“速成”,必须提前准备,建议2026届及低年级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了解校测形式:不同院校考核方式不同,包括笔试、面试、体测等
提前进行模拟练习:进行大量模拟面试和笔试训练
关注时事热点:许多面试题目会结合当前科技前沿和社会热点
培养综合素质:提升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和临场应变能力
5、合理安排时间,强基与高考齐头并进
强基计划备考周期长,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前期做好竞赛及科研项目奖项等的积累,进入高三后应该将主要的精力放在高考备考上,争取在高考上取得优秀的成绩,还要合理规划时间,做好强基与高考的双线备考。
建议2026届及低年级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制定时间表:平衡强基准备与高考复习
心态调整:保持平和心态,不过度焦虑
多手准备:强基计划只是途径之一,同时准备其他升学渠道
强基计划为有志于基础学科的学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成功“上岸”需要长期积累和全面准备。唯有早做准备、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在这场选拔中脱颖而出!预祝同学们都能早日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