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的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中,生态学作为其招生专业之一,备受关注。那么,这个专业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后续的培养方向以及转段情况又是怎样的?接下来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为大家带来兰州大学强基计划生态学专业相关内容介绍,快来一起看看吧!
相关阅读>>>2025强基/综评备考经验分享汇总
猜你喜欢>>>39所高校强基计划入围规则汇总
推荐阅读>>>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汇总
资料领取:
自主选拔在线团队特汇总整理《全国31省市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汇编》PDF资料,入围分数线是考生择校择专业的重要参考,点击下方按钮即可免费领取~
重点提醒:可添加妮妮老师(微信号:13311095027),备注:所属市-高考年份,邀您进不同年级群~
专业介绍
兰州大学生态学是我国最早开办生态学本科专业之一(1985年),1986 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1987 年获首批国家重点学科,2017 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生态学本科专业2024年开始强基计划招生,人才培养主要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与科技瓶颈问题、生态领域前沿科学、生态工程和绿色发展等需求。
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创建能力为重的强基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任务需求,通过本科的数学、化学、信息学、生态学等基础知识学习,硕博阶段结合我国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保护修复实践开展专业研究,培养厚基础精专业、自主创新能力强,有志从事关键科学与技术攻关的基础研究才。
培养要求
(1)专业知识与能力:扎实掌握高等数、理、化、信等专业基础知识和生物学、生态学基础理论、实验、数据分析方法和使用。熟练掌握两门计算机语言、一门外语(英语)应用。掌握生态学基本科学理论和实验、实践专业能力,特别是遥感信息、人工智能在现代生态学领域的应用技能。熟悉数据统计分析、生态保护修复、生态工程的规划和设计,以及项目报告的撰写。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拥有团结协作、国际视野,具备独立科研创新的能力、交叉科学和思维发展能力,拥有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适应国家生态建设的科技创新需求。
(2)综合素质:通过能力为重的培养,提升心理素质、自主学习能力、科学的创新意识,以及健康的体育锻炼能力,让学生具备生态学人强健的体魄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重视实践学习,在野外科学实习实践中锻炼科学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在学习、工作中养成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的品质。
专业课程设置
(1)专业必修课程
专业必须课程设置对标国际前沿、突出我校学科专业特色。专业必修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集中实践环节三类,以及毕业论文(设计)。
(2)专业发展课程
专业发展课程主要为个性化“以研代学”课程。以本科生导师制作为课程实施的总体方案,导师根据自己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侧重于在实验室或野外工作的科研实践。具体考核方式由各导师根据课程形式制定,必须有讨论、实验结果、计算过程等过程记录,或有发表文章、申请专利等可见性成果。原则上每位同学必修自己学业导师的课程或由其他导师开设的课程(如导师未开设课程,可与导师协商选修其他导师课程)。除导师课程学分外,学生可根据兴趣、专业发展需求选修其他导师课程以达到学分要求。
(3)研究生阶段课程
生态学专业参考根据现行或修订的生态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设置公共必修课、学科通开课、学科方向课、研究方向课、必修环节等部分。导师可参考现行或修订方案,针对学生学习特点,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按照转博当年的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执行,其硕士阶段的课程学习成绩全部带入博士阶段。
温馨提示:
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2025强基综评交流群",进群即可免费领取试题等电子资料,还有一手升学资讯、专业老师在线答疑、校测备考干货等!快快加入我们吧~
扫一扫即可进群
如果加群失败,可在企业微信联系人中添加妮妮老师(微信号:13311095027)好友,备注:省市-高考年份-选科,邀您进群~
培养方案
强基计划学生按照“3+1+2”本硕或“3+1+4”本博形式进行培养。学生均须在本科第6学期结束前确定研究生阶段的专业、指导教师,并明确选择转入本硕或是本博培养体系。在导师指导下,以学术型硕士或学术性博士为培养目标制定“一生一策”的培养计划。培养过程中通过阶段性考核确定是否进入转段学习或转出强基计划。
生态学强基计划转段进入研究生专业包括生态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草学。本科阶段分配优秀师资作为指导教师,课程设置参照《生态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23版)实施。硕士、博士阶段培养计划按照转入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培养方案实施。
转段、考核、动态进出、转专业和退出办法
按照《兰州大学强基计划学生动态对流机制和本研转段管理办法》(校教[2024]31 号)规定实施。
(1)转段要求
学生在第6学期结束前确定研究生阶段的指导教师,明确转段专业,确定选择转入本硕或本博培养体系。生态学强基计划转段进入研究生专业包括生态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和草学。在本科三至四年级做好衔接未来科研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的修读计划,同时进入导师课题组开展科研训练。
(2)阶段考核与对流
在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结束时(当年8-9月份)按照要求各进行一次考核对流,考核通过者进入第三学年、第四学年(本研衔接阶段)继续学习,对不能适应强基计划学习的学生重新定位培养方式,转入普通班。同时可从生态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草学等基地班、普通班中选拔具有培养潜力的优秀学生进入强基班学习。
在第四学年末进行第二次考核与分流,根据本科毕业审核情况,对符合本科毕业要求并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通过学籍转段形式进入研究生阶段继续学习。
在第五学年末进行第三次考核与分流,考核通过者进入硕博衔接培养阶段,其他学生进入硕士培养阶段。
转段进入本博学习的学生按照直博生培养方式,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考核通过后,经学生申请指导教师同意,进入直博学习。
动态进出需根据学生学业情况和专业基础、学习意愿、培养潜力以及学院专业接收能力,遵照学校文件精神,本着“严进严出”的培养标准选入和选出,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学习自主性。
(3)转专业和退出
强基计划录取的考生入学后本科阶段原则上不转专业。如确有特殊困难或者特殊需要,无法在原强基计划录取专业学习的,可申请在本校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范围内转到相近专业,具体转专业相关要求参照学校转专业相关政策执行。退出强基计划的学生原则上不得再转专业,不再具有申请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