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的强基计划中,物理学作为其招生专业之一,备受关注。那么,这个专业究竟有何独特之处?是否值得有志于数学领域的学子们选择就读呢?此外,其未来的培养方向以及转段情况又是如何安排的?接下来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为大家带来兰州大学强基计划物理学相关的专业介绍,快来一起看看吧!
相关阅读>>>2025强基/综评备考经验分享汇总
猜你喜欢>>>39所高校强基计划入围规则汇总
推荐阅读>>>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汇总
资料领取:
自主选拔在线团队特汇总整理《全国31省市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汇编》PDF资料,入围分数线是考生择校择专业的重要参考,点击下方按钮即可免费领取~
重点提醒:可添加妮妮老师(微信号:13311095027),备注:所属市-高考年份,邀您进不同年级群~
专业介绍
兰州大学物理学专业始建于1946年,是我校最早设置的学科专业之一。目前,该专业所属学科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是首批设立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并设有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1993年由教育部批准设立物理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2008年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9年物理学专业被列为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列入“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试点专业;2019年获批教育部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获批物理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建设;2020年获批首批强基计划。物理学专业形成了一个从本科生到博士生以及博士后研究人员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成为从事物理学及相关学科前沿领域科学研究、应用技术开发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多年来在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一个国内有影响力、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科专业。物理学先后入选甘肃省重点学科、甘肃省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第四轮学科评估为B+,ESI排名前1%。
物理学专业所开设的“热学基础II”“粒子物理”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固体物理I”“诺贝尔物理学奖漫谈”为甘肃省一流本科课程,“量子力学”“热学”“电磁学”“电动力学”四门课程被列为国家基地创建名牌课程,其中“量子力学”“热学”为创优名牌课程并被列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计划。编著的《热力学统计物理》《热力学统计物理学习辅导书》教材被高等教育出版社列为规划精品教材,多次再版重印,被全国近70%的高校物理学专业作为教材使用,并在台湾地区出版发行。编著的《量子力学》和《量子力学习题精选与剖析》教材被科学出版社多次再版,在国内外影响很大。“量子力学课程”等先后四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量子力学”主讲教师钱伯初教授获得首届全国教学名师奖。
物理学专业(070201)属理学学科门类(07)物理学专业类(0702),完成本专业学业,并符合学校有关学位授予规定者,毕业后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开设课程
物理学专业课程体系如下:公共必修课48学分(占总课时的31.0%),通识教育和跨学科类课程14学分(占总课时9.0%),学科专业课专业必修课65学分(占总课时的41.9%),学科专业课专业发展课28学分(其中必修课8学分,选修课20学分,占总课时的18.1%)。
实验实践教学课程要求占比25%,共39学分,其中必修课程有33学分,包括:军事训练(2学分)、第二课堂(5学分)、职业生涯规划(2学分,其中1学分为实践学分)、科研与实践I(1学分)、科研与实践II(0.5学分)、科研与实践III(0.5学分)、基础物理实验I(2学分)、基础物理实验II(2学分)、基础物理实验III(2学分)、计算物理基础(含实验)I(2.5学分)、计算物理基础(含实验)II(2.5学分)、近代物理实验I(2学分)、近代物理实验II(2学分)、专业方向(理论、磁学、电材、金属)实验(2学分)、毕业设计(6学分);
选修课程6学分,可从以下课程中选择:电子线路实验(1学分)、第一性原理计算(1.5学分)、微磁学模拟(1.5学分)、新能源技术(1.5学分)、现代材料物理研究方法(1.5学分)、高阶物理实验(2学分)、现代传感技术及应用(1学分)、电子显微学(1.5学分)、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1.5学分)、物理学应用与实践(1学分)、LabVIEW自动测量原理与应用(1学分)、电力电子技术(1学分)、晶体生长原理与技术(1学分)、磁性功能器件(1学分)、计算物理基础III(计算物理方法)(1学分)、 计算物理基础III(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1.5学分)。
温馨提示:
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2025强基综评交流群",进群即可免费领取试题等电子资料,还有一手升学资讯、专业老师在线答疑、校测备考干货等!快快加入我们吧~
扫一扫即可进群
如果加群失败,可在企业微信联系人中添加妮妮老师(微信号:13311095027)好友,备注:省市-高考年份-选科,邀您进群~
强基培养方案与普通学生的差别
(1)专业方向和必修选修课:强基学生不受专业方向限制,主要分为理论和实验两类,不细分5个方向。可根据专业导师意见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课程;
(2)专业发展课模块:强基班学生选课不受限制,可以在本科阶段提前选修本硕博贯通课程,并且在转段后学分互认;
(3)荣誉学位:强基班所有学生都可以申请,经过由学院学位委员会讨论部分授予;
(4)高阶课程:强基班学生根据科研导师的建议需要增强高阶课程的选修来夯实基础;
(5)科研训练:强基班学生每年会设置专门的科研项目经费来资助其实施科研训练(需要申请答辩和结项答辩);每周会对强基版学生安排科研前沿讲座,让其提前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并及时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转段方向及当前转段情况
学院“强基计划”本科生可在物理学、大气科学、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七个专业申请转段。申请大气科学、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专业转段名额不超过本年度学院强基计划转段总人数的10%,如报名人数超过限制,学院将根据转段资格考核总成绩择优确定人选。
专业前景与未来就业方向
(1)专业前景
科研探索不断深入: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始终处于科学探索的前沿。从微观的基本粒子研究到宏观的宇宙演化探索,从凝聚态物理中的新奇物性到量子物理领域的奇妙现象,不断有新的科学问题和研究方向涌现。强基班研究生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科研训练,能够在这些前沿领域开展深入研究,为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做出重要贡献。
多学科交叉融合趋势明显: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物理学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等学科的交叉领域不断产生新的研究热点和应用方向。例如,量子信息科学结合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论的知识;生物物理则将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强基班研究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研究能力,能够在这些交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国家战略需求推动发展: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和高端人才的重视,物理学作为基础学科在国家战略层面得到了大力支持。例如,“量子信息”“人工智能”“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都离不开物理学的基础支撑和关键技术突破。强基班研究生作为国家培养的物理学高端人才,将在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未来就业方向
从事基础研究:在国家级科研机构(如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等)、高校科研团队中,深入开展物理学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探索自然规律,为科学理论的发展做出贡献。例如,在量子物理领域研究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的理论和技术;在凝聚态物理领域研究新型超导材料、拓扑材料等的物理性质和应用。
开展教学工作:在高校担任教师,承担物理学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培养物理学专业人才。同时,结合教学工作开展科研活动,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行业:半导体物理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在半导体材料的制备、芯片设计与制造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强基班研究生可以从事半导体材料的性能研究、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开发、芯片制造工艺的优化等工作,为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新能源领域:在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领域,物理学知识和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太阳能光伏产业中,研究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原理和材料性能,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在核能领域,参与核反应堆的设计、运行和安全评估等工作。
量子技术企业:随着量子信息科学的发展,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量子技术领域逐渐兴起。强基班研究生可以在相关企业中从事量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工作,推动量子技术的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