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这些专业的培养特色是什么?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又将有哪些优势?接下来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将为大家详细解读天津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应用化学专业,快来一起看看吧!
推荐阅读>>>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汇总
资料领取:
自主选拔在线团队特汇总整理《全国31省市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汇编》PDF资料,入围分数线是考生择校择专业的重要参考,点击下方按钮即可免费领取~
一、基本情况
专业简介
天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7年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万分之一行列行列,2020入围强基计划,2021年获批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第五轮学科评估成绩优秀,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和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有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生培养体系。
历史底蕴
1895年:北洋大学建校(天津大学前身)
1897年:开设化学课程
1925年:设化学讲堂
1928年起:黄子卿、侯德榜、丁绪淮、魏寿昆、陈新民、刘云浦等任教
2009年:国家级特色专业
2017年: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2018年:成立“侯德榜化学英才班”
2020年:获批“强基计划”
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1年:获批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优势特色
天津大学化学学科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是全球ESI排名前万分之一的学科。拥有双聘院士2名,国家级领军人才5名,国家级青年人才15名,国家/天津市教学名师6名。化学学科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一流的教学、科研平台。建有“国家工科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全国首批“化学化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有智能传感功能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数据中心创新平台、有机集成电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分子光电科学重点实验室、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分子光电科学与工程交叉平台等。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大研究计划、973计划、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等一大批高水平科研项目,在有机光电分子材料和器件、新能源材料、新型催化剂、有机合成新方法和新试剂等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成果,形成了规模与特色,为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温馨提示:
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2025强基综评交流群",进群即可免费领取试题等电子资料,还有一手升学资讯、专业老师在线答疑、校测备考干货等!快快加入我们吧~
扫一扫即可进群
如果加群失败,可在企业微信联系人中添加妮妮老师(微信号:13311095027)好友,备注:省市-高考年份-选科,邀您进群~
师资力量
应用化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10人,教授研究员42人,副教授39人,讲师3人,实验人员17人,博士后9人。其中,包含国家级领军人才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青年人才9人,天津市教学名师6人,形成了一支高学历、年轻化、国际化的教师队伍。教学名师、各类高层次人才、教授、副教授100%为本科生上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
教学资源
-----国家首批“化学化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天津大学)”
-----国家首批“化学化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天津大学)”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无机化学、大学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加压氢化的虚拟仿真实验、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物理化学》、《无机化学》
-----《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三套教材近3年发行量超过52万册,在国内同类教材中继续保持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就业深造
本专业毕业生保送、考取研究生及赴国外深造的比例超过75%。国内深造机构包括北大、清华等知名学府以及中科院下属的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国外深造高校包括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部分毕业生选择去新能源、生物医药研发,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科研单位等领域工作。
二、近年“本-硕-博”培养的优秀毕业生代表
天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2022届本科生李预立,本科期间作为共同第一作者的论文《全氟羧酸的低温矿化》发表于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后前往美国哈佛大学进行深造。
天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2021届本科生李勃,本科期间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发表于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上,后前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进行深造。
学生团队获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2024年)。
在学期间实行本研衔接培养,单独制定培养方案,实现拔尖人才快车道。毕业后能在先进制造、航空航天、能源、智能建造、智慧交通、先进舰船、水利、环境、海洋、新材料、化工等行业从事科研、技术开发或大型工程计算及设计、管理工作,还可到工科院校从事教学与科研研究。
三、培养特色
应用化学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立志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热爱化学、理论基础扎实、研究能力突出、有责任有担当的化学及相关领域卓越人才。学生通过基础理论学习、创新实践、工程实践、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多层次训练,将具备扎实的化学理论基础、突出的科研实践能力和交叉融合创新能力,能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开展科学研究。本专业还与国内外顶尖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科教协同育人,中科院化学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科院理化研究所等知名科研院所设有专项奖学金、提供科研实习机会、开展本科生和硕士生联合培养;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在化学领域实现合作办学(NUS化学QS国际排名全球第七位),获批“111计划”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四、培养模式
强基班学生单独编班,采用个性化培养方案,实施小班化教学、导师制、本-研衔接的培养模式。学生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基础课程学习和基本科研能力训练。部分课程允许学生在全校范围内选课或去其他学校选课,在我校化学化工学科群内接受科研实践和创新训练。进入硕、博阶段后,优先享受一等奖学金和科研补助,在我校“国家2011计划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理学院、分子+研究院、分子聚集态科学研究院等平台、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课题组、科教协同育人单位开展项目研究。在学期间,学生优先获得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国际名校学习交流的机会。
五、流转与转段
学院以强基计划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从学习成绩、科研能力、思想道德品格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兼顾学生的个人意愿,实施分阶段考核和动态进出管理。流出的学生进入应用化学专业班(普通一批招收)继续学习。
大四上学期仍留在强基班,且符合我校人才培养要求的学生将获得“转段名额”,在我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继续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转段专业包括化学及相关服务国家战略重点领域方向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