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作为高校云集的教育大省,省内高校不仅办学层次较高,也拥有众多特色班型。下面,自主选拔在线江苏新高考团队为大家详细盘点省内高校的特色班型,以供各位25届高考生参考。
2025届考生参考!江苏高校特色班型大揭秘
南京大学
南大作为省内高校TOP1,其实力毋庸置疑,更设置了众多特色班型供学子们选择。
(1)匡亚明学院
简介:由原南大基础强化部演变而来,以老校长匡亚明命名,是南大个性化基础学科人才主要培养基地。
涉及专业:数学、计算机、物理、天文、生物、化学等。
培养特色:前两年通识教育,大三起分专业。
升学情况:2024保研率50%+,另有30%学生进入世界顶级名校深造。
入读渠道:高考统招、大学入学后二次选拔。
(2)拔尖计划2.0
简介:基础学科拔尖特色班型。
涉及专业: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大气科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众多专业,涵盖文、理、工等专业大类。
培养特色:导师制、书院制。
升学情况:整体深造率近100%。
入读渠道:大学入学后二次选拔。
(3)交叉创新实验班类型
简介:依托南京大学强大教学实力,一些专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实施交叉学科融合培养。
涉及班型:传媒学术实验班、生物演化与环境国际班、工业智能与系统集成实验班等。
培养特色:交叉学科融合培养。
入读渠道:大学入学后二次选拔。
东南大学
(1)吴健雄学院
简介:是东大培养拔尖创新优秀人才的荣誉学院。汇聚全校的高端资源培养优秀人才:以享誉世界的著名物理学家、东南大学杰出校友吴健雄先生命名。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先生受聘为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校长张广军教授兼任学院院长。
涉及专业:工科类专业。
培养特色:导师制、小班化、本研一体化。
升学情况:保研率47%+。
入读渠道:江苏综合评价A类、高考统招、大学入学后二次选拔。
(2)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简介:多渠道选鉴拔尖学生,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平台,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学习条件,着力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涉及专业: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哲学。
培养特色:创新书院制、导师制、完全学分制和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卓越化、本研一体化。
升学情况:保研率明显高于普通班。
入读渠道:大学入学后二次选拔。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长空学院长空创新班
简介:长空学院前身可追溯至1996年举办的工科培优班,是南航人才培养改革的“试验田”和优秀生“精英化培养”的基地。
培养特色:完全学分制、双导师制。
升学情况:100%本硕(博)连读资格
入读渠道:高考统招
(2)培优班类型(拔尖班)
涉及班型:工科研究试验班、理学试验班、工程力学钱伟长班、飞行器适航技术培优班、中国——乌克兰航天专业联合培养班等。
培养特色:拥有自己的导师、本硕连读资格。
入读渠道:高考统招、大学入学后二次选拔。
南京师范大学
南师作为省内师范类高校天花板,也是江苏综评B类唯一211高校,以高考招生渠道多样著称。
双学科硕士层次师资培养实验班
师范类专业本硕连读,毕业直接省内高中入编(就是这么直接!)。
涉及专业:历史学(师范)(历史选科)、物理学(师范)(物理选科)。
培养特色:本研一体化。
入读渠道:高考统招。
强化培养学院(无师范类专业,原基地班)
南京师范大学强化培养学院的前身是2000年创办的文理科优异生强化班,2007年成立强化培养学院。强化培养学院的学生有更多机会申请到校级荣誉,如朱敬文奖学金、校三好学生等获奖比例双倍。
涉及班型:文科强化班、理工强化班、陈述彭实验班(地理类)、吴懋仪实验班(生化方向)。
培养特色:全程导师制
升学情况:保研率不低于60%。
入读渠道:综合评价、高考统招、大学入学后二次选拔。
南京农业大学
南农作为省内农学特色211,除农业学科具有优势外,其财经类专业具有江苏省县级及以上机关选调资格,江苏省内211高校仅此一家。
金善宝书院
旨在进一步融合荣誉教育、通识教育与书院文化,贯通本研拔尖人才培养。该校正在探索的金善宝书院“5+1”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学校植物科学、动物科学、社会科学、生物环境和工程科学等学部,对接五年制“直博生培养计划”,实行本科生全员导师制,学制贯通本研教育。
培养特色:本博贯通培养。
入读渠道:大学入学后二次选拔。
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于2021年入选全国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其依托的生物学学科最早可追溯到1921年原国立东南大学农科秉志、胡先骕等创建的中国第一个生物系。南京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获批建设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成立以陈发棣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各类优质科教资源支持拔尖人才培养;成立以沈其荣院士为主任的专家委员会,聘请校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委员,指导人才培养全过程。
涉及专业:生物科学类。
培养特色:“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升学情况:“4+5”本博贯通培养。
入读渠道:高考统招、大学入学后二次选拔。
中国药科大学
药学(本博贯通强基拔尖班)、临床药学(本硕贯通卓越药师实验班)、拔尖创新班(药学、生物制药、中药学)。
升学情况:拔尖创新班保研率60%
入读渠道:高考统招。
南京理工大学
南理工作为省内头部211高校,不仅工科实力超群,其兵器类专业也独具特色。
鼎新创新人才班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聚焦军民协同创新和国防科技人才需要,瞄准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发挥我校兵器与装备、信息与控制、化工与材料三大特色学科群优势,坚持创新驱动,着力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解决“卡脖子”问题和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涉及专业:工科类专业(包括兵器类)。
培养特色:院士团队指导,本博贯通培养。
入读渠道:高考统招、大学入学后二次选拔。
钱学森学院
钱学森学院(Qian Xuesen College)是全国第二家、江苏省第一家以我国“两弹一星”元勋、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冠名的荣誉学院。学院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培优班(1991年)、优才计划班(1999年)、教育实验学院(2013年),到更名为钱学森学院(2017年)四个阶段。
涉及专业:电子信息、机械工程、材料化工三个专业大类。
培养特色:个性化培养和全程导师制。
升学情况:保研率约70%。
入读渠道:高考统招、大学入学后二次选拔。
河海大学
大禹学院
旨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涉及专业:水利类(大禹强化班)、工程力学(徐芝纶班)、电气类(大禹强化班)、计算机类(大禹强化班)。
培养特色:本研一体化。
升学情况:保研率76%+。
入读渠道:高考统招。
苏州大学
敬文书院
以香港爱国实业家朱敬文先生名字命名,借鉴剑桥、哈佛等国外著名大学“住宿学院制”以及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等管理模式。
涉及专业:天赐庄校区11个学院可报名,原专业不变,涵盖文、理、工多学科。
培养特色:文理渗透学科交叉、通识教育。
升学情况:保研率70%左右。
入读渠道:大学入学后二次选拔。
唐文治书院
以苏州大学前身之一的无锡国专的创始人、著名教育家唐文治先生的名字命名,旨在建立全新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有机结合。
涉及专业:从汉语言文学、历史等文科大类专业(含师范)选拔。
培养特色:培养复合型与学术型文科人才。
升学情况:保研率70%左右。
入读渠道:大学入学后二次选拔。
新教育教改实验班
“新教育实验”是由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于2000年发起的一项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标的民间教育改革实验。
涉及专业:从各师范类专业,以及数学、化学类专业选拔。
培养特色:引导学生从新教育理念来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
升学情况:保研率70%左右。
入读渠道:大学入学后二次选拔。
巴斯德英才班
培养生物、医学和智能信息交叉创新人才。英才班依托苏州大学医学部和巴斯德学院,整合学校基础教育优势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优质科教资源,秉承“英才培养”理念,坚持“科教结合”,注重“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
培养特色:本硕博一体化。
入读渠道:大学入学后二次选拔。
PPE新文科项目实验班
PPE(Philosophy,Politics and Economics)是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合称,被誉为人文社科类最顶尖的专业之一,在国际上享有广泛声誉。它旨在打破学科分工壁垒,融会贯通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三个专业的理论与方法,立志于培养具有扎实基础、创新思维与全球视野的领导型人才。
涉及专业:面向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生选拔。
入读渠道:大学入学后二次选拔。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中医作为江苏省内中医学类顶级高校,在中医学等多个专业开设本硕、本博招生,且在综合评价B类和高考统招多个渠道招生。
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简介:中医学专业本研连读培养模式。
培养特色:本博、本硕(5+3)两类班型
入读渠道:综合评价、高考统招
灵素班
简介: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研连读培养模式。
培养特色:本博连读培养模式
入读渠道:综合评价、高考统招
新中药学院班
简介:中药学专业本博连读,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联合培养。
培养特色:本博贯通培养模式
入读渠道:综合评价、高考统招
屠呦呦班
简介:以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命名,中药学专业本博连读,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联合培养。
培养特色:本博贯通培养模式
入读渠道:高考统招
南京邮电大学
南邮作为“四邮四电”中部高校,其王牌专业计算机和电子信息等专业由于近年来相关新工科专业大热而受到持续追捧。
贝尔英才学院
简介:贝尔英才学院是南京邮电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荣誉学院、本科教学与管理改革特区和研究生优秀生源基地,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学院配备优质教学资源,聘请教学名师、教授、博导、学科带头人给学生上课;设有“鼎峰讲坛”,院士、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定期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培养特色:选拔制、导师制、滚动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
涉及专业:计算机、电子信息类等专业
升学情况:整体升学率70%+
入读渠道:高考统招、大学入学后二次选拔
江苏省数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简介: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为基础专业,瞄准国家战略、江苏需求和学科前沿,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数学领域和数学与信息交叉领域领军人才。数学基地班学生100%直接进入“本硕博”贯通训练营,除了按照学校当年分配的指标保送推免之外,不低于20%学生通过“本硕”或“本硕博”贯通计划在学校继续深造。
培养特色:导师制、学分制与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卓越化、本研一体化
入读渠道:大学入学后二次选拔
创新实验班
简介:南京邮电大学以院系为基础,推出的拔尖类班型。
涉及班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班(南邮ACM班),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班,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自动化创新实验班。
入读渠道:大学入学后二次选拔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信工原名南京气象学院,是一所以气象学科为特色的双一流高校。近年来南信工不断提升计算机、电子信息等学科办学实力,计算机学科最新ESI学术排名进入世界前千分之一,成为江苏省内唯二高校(另一所为东南大学)。
大气科学拔尖计划2.0基地
简介:2020年9月,学校大气科学成功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学校成为成功获评的33所高校中唯一一所省属高校。
培养模式如下:资源汇聚+多科融合,强调人才个性成长。实施跨年级、跨专业、跨校学分互认制度,打通拔尖学生个性化培养路径;采取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方案,鼓励学生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
培养特色:团体导师制,配备院士、教育部特聘教授、国家杰青等担任本科生导师
升学情况:择优推荐70%的同学进行4+5本硕博一体化培养
入读渠道:高考统招、大学入学后二次选拔
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简介:学生独立编班,由长望学院管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由两校共同制定,安排双方教师共同授课。
涉及专业:电子信息类、环境生态类、地理与资源类、海洋科学等。
升学情况:择优选拔不少于1/3学生推荐免试入读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
入读渠道:综合评价、高考统招
数学与应用数学拔尖班
简介:2023年初,南信工“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建设点。数学拔尖班拥有由院士领衔、一批国家级人才为中坚力量的学术导师团队,本科生即可“进团队、进项目”。支持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跨专业、跨院系选修学分。鼓励优秀学生提前修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部分课程,遴选优秀学生进行直博培养。
入读渠道:高考统招
南信大—社科大联培班
简介:2023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联培班首批在金融工程、财务管理、法学、汉语言文学4个本科专业招生。联培班配备由社科名家领衔的教师团队,实施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南信大和社科大围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开展合作,发挥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作用和科研支撑作用,联合培养哲学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构建协同育人新模式,全面深化科教融合探索,着力提升育人质量。
涉及专业:金融工程、财务管理、法学、汉语言文学
升学情况:保研率20%
入读渠道:综合评价、高考统招
与知名企业进行联合培养
简介:学校与知名企业共建各类实验班,实验班实行“双师引导+产教融合”培养体系,实行双导师制,由国家杰青、特聘教授等担任学业导师,由企业资深行业专家、高级工程师担任企业导师,将产业与教育相结合;设立“一流专业+校企共建”课程体系,校企联合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提供到相关企业不少于两个月的实习机会增强学生学科交叉能力和强化实践能力;采用“科教协同+国际交流”训练体系,学生由导师带领参与科学研究、企业项目、学科竞赛、双创训练等
涉及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腾讯实验班)、通信工程(华为实验班)、软件工程(海康威视实验班)、信息安全(奇安信实验班)、供应链管理(京东实验班)
升学情况:保研率20%
入读渠道:综合评价、高考统招
南京林业大学
南林作为省内一所双一流高校,开设专业较为齐全、整体性价比较高,且在综合评价B类和高考统招多个渠道招生。
郑万钧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简介:该基地以已故林学专家郑万钧院士命名,2022年底至2023年初入选江苏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建设点。该基地着力培养在生物安全、林木种质资源创新、生物质能源利用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世界领跑人才。
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是华东地区一所以机械类学科闻名的综合类高校,涵盖理工农医文等众多学科。
金山英才班
简介:在全校理工科新生中遴选组建金山英才班,依据学术型、精英型培养目标,实施国际化、个性化培养模式,为每位同学配备高水平学术导师、研创导师,设置专项奖学金开展海外研学项目,大二结束后可自主选择电气类、机械类等工科专业,培养工程类专业领军人才。
涉及专业:电气类、机械类等
升学情况:整体升学率80%+
入读渠道:大学入学后二次选拔
计算机科学拔尖基地班
简介:依托江苏省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实施个性化、国际化、小班化培养模式,为每位同学配备高水平学业和科研导师,设置较高的免试推研比例,培养能推动计算机领域科技创新,解决学科交叉前沿问题的拔尖人才。
升学情况:保研率30%
入读渠道:高考统招、大学入学后二次选拔
吴仲华班
简介: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中组建吴仲华班,按照国际一流高校培养标准和模式,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联合培养航空宇航动力及相关领域的高素质学术和工程技术人才。
升学情况:整体升学率80%+
入读渠道:高考统招、大学入学后二次选拔
高良润新农科拔尖人才实验班
简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专业能力强,在农业工程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智能制造、环境工程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方面接受科学研究和开发应用的初步系统训练,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素质人才。
入读渠道:大学入学后二次选拔
卓越工程师班
简介:学校每年在相关专业遴选50名新生组建卓越工程师班,依据“工程型、卓越化”培养目标和“重实践、融产业”的培养思路,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
涉及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升学情况:保研率30%+
入读渠道:大学入学后二次选拔
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是江苏省内一所以医学见长,涵盖理工农医等专业的综合性高校,是省内仅有的几所可在本科段招收口腔医学专业的高校。
张謇学院
简介:南通大学张謇学院是学校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组建成立的实体运行学院。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特区,张謇学院秉承张謇先生“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及其“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依托学校重点学科,整合优质资源,采用个性化培养方案,跨界交叉融合,产教深度融合,全方位、高标准打造智能制造领域创新人才培养高地,培养具有新时代“工匠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特色:学院实行单独编班,四年一贯制集中管理。
涉及专业:智能制造工程大类(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
升学情况:保研率16%+
入读渠道:大学入学后二次选拔
扬州大学
扬州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扬大办学历史悠久,以社科人文类专业著称。
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2023年1月,扬大中国语言文学和化学两个学科入选江苏省拔尖学科2.0基地,成为江苏省内共立项建设30个拔尖基地之二。
涉及专业:汉语言文学(省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师范)(汉语言文学专业属中国语言文学大类),化学(省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优势:采取小班化教学,配备最优师资力量与管理力量,兼顾学科基础与创新意识,注重全面发展,全员配备导师。每学期将选派部分学生赴南京大学等一流高校研学。在保研指标、评奖评优、出国访学等方面享受政策倾斜。
入读渠道:高考统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