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考赛道,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家长觉得合肥市区的中考“太卷了”想要出去,但也有些合肥周边家长认为合肥作为省会,教育资源更好,想要孩子来合肥就读。随着中考报名的脚步越来越近,有不少合肥市区的中考生家长会有这个疑问,到底要不要去其他地方中考报名?费时费力到底值不值?今天皖考圈就带大家来一起了解一下~
安徽省2025年中考生换个赛道异地中考,到底值不值
首先,能异地中考的考生必须要有一个前提条件:户籍和学籍不一致,如果没有这个前提,这条路那就不用再想了。
从合肥市“四县一市”(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庐江和巢湖市)近几年的中考报名政策来看,考生条件为:当地户口应、历届毕业生,以及在当地就读并具有当地初中学籍的外地户口应历届毕业生。只要户口和学籍,两个满足一个就可以去“四县一市”报名和参加中考。
举个例子
比如学生A,户口在肥西,但学籍在经开区45中芙蓉南。那么他既可以在合肥市区报名,也可以到肥西以“单报生”报名中考。
如果该单报生学籍和实际就读三年一致(初中三年都在45中芙蓉南上的),享受当地(肥西)省示范高中指标到校资格。
关于单报生是否享受指标到校,有一个例外
长丰县是个例外!从近几年政策来看,对回长丰报名的单报生,学籍不在长丰的,是不给予省示范高中指标到校的资格。
2025年报名条件应该不会有多大变动。学籍在合肥市区的考生去“四县一市”参加中考,如果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把户口迁过去,就可以参加当地报名和中考。
关于户口迁移和具体时间限制,家长们一定要提前咨询报名地考生办和公安局,以官方发布的消息为准。
每年都有不少人选择离开合肥市区回老家报名参加中考,那去“四县一市”报名和中考到底有什么好处?
原因可能就在于:跨市返乡中考的精髓在于逃离“卷王”重灾区。
做这样的选择主要基于当前合肥的普高录取线要远远高于本市的“四县一市”和其他地市,有的甚至超过一百五十分,有的八九十分,还有的五六十分。
如果回家能上更好的学校,那好像留在合肥市区就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了解了部分家长换赛道的原因和需求,皖考圈姑且把它分为两类:
一是成绩在普高线下的同学,如果户籍所在地的普高线比较低,回户籍地报考有高中更可以上;
二是成绩一般,但想选好一点的学校。如果孩子的分数在合肥选择不了相对好一些的民办高中,但这个分数放在四县一市,可选择的相对会更多一些。
这两类同学是可以考虑回户籍地报名参考的。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家长会“心动”,毕竟孩子念书是头等大事,为此去外地买房迁户口也不是不可以!
这里皖考圈想提醒大家:一定要慎重选择!
首先我们要了解孩子目前的学业水平,以及提分空间。现在的成绩还不能代表中考成绩,只要孩子认真做好几轮复习,查缺补漏,都是会有不小的提分空间的!
其次家长需要提前了解本校往年的指标到校情况。在合肥,初中学校弱一点的,六百多分可以走“大一六八”的指标。初中学校中等或者强的,即便上不了这些学校,有“四五七九十”,还有二中、三中和庐阳高中等一大批省示范,更有民办“三朵金花”(锦绣、皖智、寿春)和卓越、中锐等优质民办可以选。
最后要和孩子沟通好,明确心中的目标。换赛道上高中是为了高中三年努力高考逆袭吗?还是仅仅因为普高线较低能混个普高呢?这个时候咱们就得考虑费时费力费钱买房迁户口到底值不值得了。
近几年,职教领域利好政策不断出台,民办教育走向规范。不断有关于中职生逆袭硕士、甚至博士的例子曝出,引起各方热议,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家长、学生长期以来对“上了职校,就没了未来”的刻板印象。
很多职高也开了普职融通班,既可以选择走对口升学,也可以走普通高考,升学机会大大增加。
希望大家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