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

北京高考在线

登录 | 注册

为什么说2026届是强基计划最容易上岸的一年?

2025-09-22 13:47|编辑: 郎老师|阅读: 28

摘要

2026届很可能迎来强基计划实施以来的最佳报考窗口。明年是否是最容易上岸的一年?本文整理了相关内容,一起来看!

2026届强基计划备战已经启动!很多家长和考生都在关注:明年招生规模会不会继续扩大?会有更多热门专业加入吗?2026届考生该如何把握机会,通过强基计划降分进入985高校?随着政策逐步成熟,考生报考也越来越理性,2026届很可能迎来强基计划实施以来的最佳报考窗口。明年是否是最容易上岸的一年?北京高考在线今天就为大家做几点分析。

推荐阅读:

1、2026年强基计划招生政策指南汇总

2、2026年综合评价招生政策指南汇总

为什么说2026届是强基计划最容易上岸的一年?

01 政策进入成熟期且持续扩招

强基计划从2020年开始实施,2026年将迎来第7年的招生,各种政策和制度进入成熟稳定阶段,2026年正好处于这个关键节点。

数据显示,2025年39所双一流高校的强基招生总人数已经突破7500人。2025年也有多所高校和省份扩招,预计到2026年招生规模有可能近一步扩大,这让更多考生可以有机会进入理想高校。

🌈2025年强基计划从招生省份到招生计划人数扩容情况:

🙌强基招生省份增加(部分):华南理工大学新增广西、甘肃招生;电子科技大学新增山西、江苏、湖北、陕西招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增辽宁、浙江、江西、湖北、新疆招生等

🙌强基计划人数增加(部分):北京招生约473人,较24年增长约72人;江苏招生约465人,较24年增长约56人;山东招生约507人,较24年增长约53人等

02 降分幅度明显,入围规则多元

强基计划录取成绩由85%的高考成绩+15%的校测成绩组成,从往年数据来看,强基比统招分数普遍低5-30分左右。

众多考生能够通过校测优势“降分上岸”,同时越来越多高校采取提前校测、加权单科成绩,单科小破格的方式选拔在某些学科上有优势的同学。

比如1️⃣2025年人大、东南大学加入提前校测模式,有12校开始实施提前校测;

2️⃣单科加权核心科目扩大:加权科目从数学、物理扩大到数学、物理、化学、语文、生物等核心科目,逐渐从单一科目扩大。湖南大学加权系数高达2倍。同时加权不仅局限于入围阶段,国科大将加权直接放到录取综合分中。

3️⃣多校新增“小破格”:北师大、华科大、中农等7校新增“小破格”政策(高考单科成绩达标可破格入围),2025年共有15校可以通过单科成绩破格入围。

入围标准更加多元,考核方式更趋科学,这种调整使得更多有学科特长但高考成绩略逊的考生有了展示机会。

03 培养体系升级,试错成本更低

随着强基计划培养体系日益完善,各高校纷纷推出优质资源倾斜政策。清华大学的“致理书院”等特色培养模式已经成熟。

这些书院制培养通常配备一流的师资和科研条件,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和本硕博衔接培养,为学生提供远超普通专业的学习资源和发展平台。

培养质量的提升反过来促进了招生环节的优化。高校更加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学生,考核方式更加科学,减少了早期阶段的试错成本。对2026届考生来说,这意味着更加公平、科学的选拔环境。

04 报考趋于理性,减少无效竞争

随着强基计划即将进入第7年,考生和家长对其认识更加全面,报考决策更加理性。不再将其简单视为进入名校的“跳板”,而是基于真实兴趣和职业规划做出选择。

这种理性报考趋势使得真正热爱基础学科的学生脱颖而出,减少了与功利性报考者的无效竞争,提高了志趣相投考生的录取概率。

05 准备时间充足,新高三的独特优势

相比于往届学生到高三下学期才仓促准备,2026届考生现在开始准备,拥有整整一年的准备期。这个时间优势不可小觑。

在这12个月里,考生可以:系统复习学科知识,夯实基础;研究各校强基政策,明确目标院校;准备申请材料,突出个人特色;进行面试训练,提升综合素养。

在强基计划“高考成绩+校测表现”的综合评价体系中,充足准备时间意味着可以在两个环节都做充分准备,提高成功上岸的概率。

福利领取:识别下方二维码,免费报名领取《新高一高二高三强基规划备考指南攻略》电子资料,各方面带你搞清楚今年新政策↓↓↓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官方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强基计划2026高考

2026年强基计划招生政策指南汇总2025-07-29

39所高校2025年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汇总2025-07-07

没有更多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