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价是北京考生特殊的升学途径之一,2026届考生如果想要报考综评,首先要先看招生简章的具体报名、考试、录取等要求,那么综合评价校测一般都考什么呢?为此,北京高考在线团队整理了DeepSeek的分析建议,详情如下:
综评备考:2026年综合评价招生政策指南汇总
福利领取:
综合评价作为高考的一种升学途径,在本科提前批进行录取,北京高考在线团队特意为备考的学生准备了相关资料,助力考生备战高考!
《2026北京综合评价招生报考指南》电子版资料,免费领取!点击下方按钮领取吧~
另外我们还为考生们准备了2026综评升学备考交流群,扫码进群可直接小伙伴一起交流~
扫描二维码进群
DeepSeek分析综合评价校测一般都考什么
综合评价校测是招生过程中非常关键且灵活的一环,它的核心目的是打破“唯分数论”,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科特长、创新潜力和与院校专业的匹配度。
不同高校、甚至不同专业的校测形式和的侧重点都差异很大,但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大类:
一、 主要考察形式
1. 面试
这是最常见、最核心的考察形式,几乎所有开展综合评价招生的院校都会采用。面试形式多样:
-
单人面试(结构化/半结构化面试):
多对一:多位考官面试一位学生。
多对多:多位考官依次面试多位学生。
内容:通常包括自我介绍、固定问题回答(例如: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这个专业?)、考官随机追问等。
-
无领导小组讨论:
形式:5-8人一组,就一个开放性的热点话题或两难问题进行讨论,在规定时间内达成一致意见并汇报。考官不参与,只在一旁观察记录。
考察点:组织领导能力、沟通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情绪稳定性、说服力。你在过程中是领导者、计时者、记录者还是贡献者,都能体现不同特质。
-
小组辩论赛:
形式: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就某一辩题进行辩论。
考察点:快速反应能力、逻辑思辨能力、知识广度、语言感染力、抗压能力。
2. 笔试
部分顶尖高校(尤其是985高校)会设置笔试环节,难度通常高于高考,接近于竞赛或自主招生难度。
-
学科能力测试:主要考察与所报专业相关的基础学科能力。例如:
理工类专业:侧重数学、物理、化学的逻辑和解题能力,题目可能有竞赛风格。
文史类专业:侧重语文、历史、政治的阅读、写作和批判性思维。
-
综合素质测试:
类似公务员考试的《行测》: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逻辑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等,主要测查基本能力和素质。
心理测试:评估学生的性格、情绪、职业倾向等,一般不计入总分,但作为重要参考。
-
英语能力测试:可能包括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写作等,部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尤其看重。
3. 体测
根据教育部要求,越来越多的高校将体质测试纳入校测环节,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项目通常包括身高体重指数(BMI)、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50米跑、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等。体测不合格者可能失去后续资格。
4. 其他特殊形式
-
实践操作/实验:报考理工科类专业,可能会进入实验室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考察动手能力。
-
作品展示/才艺表演:艺术、设计、传媒等专业可能会要求提交作品集或进行现场展示。
二、 核心考察内容与能力
无论形式如何变化,校测本质上是在考察以下几个维度的能力:
1.学科特长与创新潜质:
你是否对报考的专业有浓厚的兴趣和扎实的基础?
你是否具备超越课本的知识储备和独立思考能力?
你是否有一些学科竞赛奖项或科研实践经历?
2.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分析问题是否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能否抓住问题的核心和本质?
看待问题是否有自己独到的、深刻的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
3.沟通表达与应变能力:
能否清晰、流畅、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面对考官的压力提问或质疑时,能否保持冷静、灵活应对?
4.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
你对国家大事、社会热点是否关心并有自己的思考?
你的价值观是否积极向上?是否具备家国情怀和责任感?
(常见问题:你对“人工智能伦理”怎么看?你对“内卷”和“躺平”有什么看法?)
5.与院校专业的匹配度:
你是否深入了解目标院校的历史传统、校训精神和专业特色?
你是否对未来大学生涯和职业发展有清晰的规划?
(必问题: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
三、 常见热门话题与题型举例
-
自我介绍(1-3分钟版本,中英文都可能)
-
报考动机类: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你的优势是什么?
-
专业知识类:谈谈你对[所报专业]的理解?你最近读过哪些相关的书籍/论文?
-
社会热点类:如何看待ChatGPT?对“碳中和”有什么看法?如何促进共同富裕?
-
假设情景类:如果你的观点和团队成员全部相反,你会怎么办?如果录取失败你会怎么做?
-
价值观类:你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是什么?谁是你的人生偶像?为什么?
四、 如何准备?
1.深入了解目标院校和专业:上官网查看招生简章、培养方案、学院新闻,做到“知己知彼”。
2.梳理个人经历,打造独特人设:精心准备自我介绍,将你的奖项、特长、实践活动有机串联成一个生动的故事,突出你的亮点。
3.关注时事热点,深度思考:每天花时间阅读《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权威媒体的评论文章,不仅要知道事件本身,更要形成自己有理有据的观点。
4.进行大量的模拟练习:
找同学、老师进行模拟面试,克服紧张感。
录制自己的回答,回放检查表情、语速和逻辑。
组队练习无领导小组讨论,熟悉流程和角色。
5.复习巩固专业知识:尤其是所报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前沿动态。
6.保持良好形象和心态:面试时着装整洁、举止大方、彬彬有礼。保持自信、真诚和积极的心态。
总之,综合评价校测是一场“信息战”和“能力战”,真诚、自信、有思想、有潜力的学生最容易脱颖而出。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