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已圆满落幕,这场文学盛宴吸引了全球50余个国家数百万华裔学子热情参与。大赛以“读懂中国,联接世界”为主题,设置了“友谊怎样‘翻译’”“汉字之美”“中华文明”等富有深意的命题,为广大华人学生搭建起展现才华、交流思想的广阔平台。北京高考在线整理了第25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作品:六尺天地 四字乾坤,相关内容如下:
热门竞赛:2024-2025年全国文科竞赛报名时间、大赛日程及优秀范文汇总
免费福利:
高考作文想要拿到高分,素材的积累和运用至关重要。好的素材不仅能丰富文章内容,还能体现思想深度和知识储备。北京高考在线团队为大家分类整理的高考作文素材,涵盖名言金句、人物事例、热点话题等,助你快速提升写作水平,
《2026人民日报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电子版资料,可以直接打印练习!
免费领取:https://www.gaokzx.com/form?xyppid=575623879435754069
📢 加入我们的社群,🌟 在这里,你可以:免费领取独家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还有公益讲座等你来参与!
立即扫码加入,与同行者一起成长!
第25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作品:六尺天地 四字乾坤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从仓颉造字打开汉字的门扉开始,发展至今,几千年的历史,赓续不绝。一笔一画倾注的是情感;一撇一捺,蕴含的是深思。一个字,一个词,乃至一个句子,都可以拥有多种不同的解读,搭配上不同的语气,使这些汉字拥有了独特的灵魂,品读汉字时,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雀然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在我的家乡,有一个妇孺皆知的好去处,那便是六尺巷。在六尺巷前的那座牌坊上,镌刻着四个鲜活的红字—“懿德流芳”。当你走近这座牌坊时,它们仿佛在向你无声地倾诉岁月的更迭。
“懿”这个字,最早出现于西周,意为品德高尚,表示赞美、称颂。而“德”最早出现于商,周公时期正式确立造字部分,到孔子时加入了“止”这个部分。“彳”表示行动右部为一只眼睛和一条垂直的线,意为目正心正方为德.这两个字,深情缱绻地表达着对“六尺巷精神”的赞美。“懿德”是美好的品德,可是往深了去探究,那可就远远不止如此了。“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是大学士张英给家人一封回信中对于“礼让"的最好诠释,更是流传了百年的“懿德”。"睦邻友善,互谦互让”的言行,成就了一段佳话,成为至今仍镌刻在桐城儿女的心中的典藏,那窄窄的六尺天地,那短短的百米古巷,流淌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散发出文都沉淀的厚重人文气息。
“芳”字最早出现于战国的楚系简牍。这个美好的字能够突出体现"六尺巷精神"的精髓。“芳”字是对“礼让”的高度肯定与赞美。《楚辞·离骚》中“芳霏霏其弥章。”中的“芳”字也与"懿德流芳"中的“芳”字有异曲同工之妙。“芳”字本意用以形容一个女子的美好。用它来诠释六尺巷的故事,可见“礼让”的难得了。徜徉在古朴幽静的街巷,凝望那历经数百年沧桑仍栩栩如生的牌坊文字,我既会因此而感到骄傲,更是深刻意识到我中华文字的恒久魅力。无穷的汉字与汉文化,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探索和学习。
岁月流淌,经典流传。“流”字显示出了"礼让"精神的传承。这个字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石鼓文.在金文中的字形类似水中一个头朝下的“子”,象征着水中的孩子。它有着流传、传承的意思。在《诗语·.小雅·小允》中有“譬彼舟流,不知所居。”这一句中的“流”便有此意。这谦逊如玉包容如水的“礼让”精神,也定会随着那六尺古巷一起,,被世世代代所传唱的,会如那流水一般,轻柔地抚过万物,积年累月,被其洗礼,就会留下抹除不去的深刻痕迹。“流”字,流的是“礼让”的品德,也是文都人坚守的信念与传承。经过这百年流传,“礼让”文化不仅没有被磨灭在历史的洪流中,而是愈燃愈旺,薪火永存。
古老的民族赋予汉字温热的鲜血,它们是有着鲜活的灵魂的,它用其细腻而深刻的情感表达,跨越了时空的界限,让情感与信念在字里行间得以传承与延续。作为时代的扬帆人,我们要秉承传统,品味汉字之美,传承华夏精神,用汉字去书写生活的美好,让古老的文明瑰宝,乘风破浪,焕发新时代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