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已经开始了,距离2023年高考还有不到6个月,如何利用好寒假宝贵的时间,针对弱势科目迅速提升,除了要努力,更需要做好学习计划,好的规划是成功的一半。
高中寒假期间怎么做才能“弯道超车”?
对于高中生,特别是正处于紧张备考阶段的高三生而言,长时间的假期通常被认为是“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期,也是两极分化的“危险期”。
在家自学,加上春节的影响,会给同学们带来一些不同的心理波澜。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利用寒假进行自我管理,促进自我提升,成了高中生思考的首要问题
规划寒假的每个阶段
暑假期间,同学们可以直接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学习和生活,但寒假与暑假不同,寒假有一个盛大的节日——春节,所以同学们必须按照实际情况来安排,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习为主
时间:腊月二十八之前(1月19日之前)
期末考试的结果能反馈出同学们在上一学期的优势和不足,为寒假如何学习提供依据。
因此,在假期第一周,同学们应趁着学习的余韵还未散退,年味儿还没有那么浓,针对期末考试做个总结,看一看第一学期复习效果如何,制定好寒假的学习计划。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微信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p#分页标题#e#
第二阶段:享受过年氛围
时间:腊月二十九至大年初七(1月20日至1月28日)
到了腊月二十八,年味儿已经非常浓了,这个时候,同学们可能会无心学习,在此阶段可适当放松,年前帮父母置年货,年后走亲访友,让自己尽情享受过年的欢乐气氛。
但在春节期间,也不能过于懒散,可以进行一些碎片化的学习,保持学习状态和作息规律。
#p#分页标题#e#
第三阶段:收心为主
时间:大年初八至开学(1月29日至开学)
过了大年初七,年味儿稍微淡了一点,这个时候,就不能放纵自己,应该收收心,尽快回归正常的学习节奏,“重效率、抓落实”,如有的放矢地查缺补漏,重点攻克弱项。
一步一个脚印地度过每一天,才能为下学期开学做足准备。